石破茂在10月众议院选举中的失败使得自民党失去了多数席位,这对他作为首相的未来带来了巨大挑战。尽管他在11月11日的首相指名选举中大概率仍能成功连任,但面临的阻力和挑战依然严峻。
美联储在2024年11月议息会议上如期降息25个基点,但主席鲍威尔的发言明显转为鹰派,暗示12月可能暂停降息,并对后续降息持谨慎态度。与9月时强调数据驱动不同,鲍威尔此次更加关注通胀问题,这与9月以来的经济数据及特朗普胜选后的通胀预期密切相关。
根据韩联社报道,韩国10月的通胀放缓幅度超过预期,为韩国央行未来加大宽松政策提供了更多空间。数据显示,10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上涨1.3%,低于9月的1.6%,为连续第三个月下降。
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结果逐渐明朗,市场开始定价特朗普获胜带来的影响,推动“特朗普交易”重现。受此消息影响,全球市场反应迅速,呈现出美元走强、比特币飙升、美债收益率上升等多重市场动态。
英国目前三分之一的通胀篮子中的商品和服务已经进入通缩状态,这为英国央行进一步降息打开了大门。根据媒体对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构成的220种商品和服务的分析,约有71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较去年同期出现了下降
上周五公布的10月非农数据表现远低于市场预期,仅新增1.2万个就业岗位,这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市场的震动。不过,市场的反应却十分有趣:尽管非农数据不佳,美元和美债收益率在短暂下跌后迅速反弹,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4.38%。 这种反常现象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:
美国亿万富翁、桥水基金创始人雷·达利欧(Ray Dalio)对美国大选后的前景表达了深刻的担忧,特别是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日益扩大的政治分歧。他认为当前的政治格局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,并多次呼吁进行重大改革。他指出,尽管特朗普和哈里斯代表了不同的经济政策方向,但两位候选人都未能提供他认为美国所需的团结和改革。
当前美国国债市场正经历一段低迷期,主要受到经济强劲、总统大选形势胶着以及大量国债供应的综合影响,美联储尽管在9月中旬降息,但市场普遍预期下周其可能再度降息25个基点。
美联储在11月的政策会议上面临着降息或按兵不动的选择,关键在于本周即将发布的通胀和劳动力市场数据。这些数据可能对最终决策产生重要影响。
10月28日,日本第50届众议院选举结果揭晓,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联盟仅获得215个席位,未能达到众议院总席位的半数。这是自2009年以来该联盟首次未过半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