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,国际金价呈现先抑后扬的V型走势。这一变化并非源于金价运行逻辑的根本性改变,而是由于宏观环境预期的短期变化所致。这种短期波动主要受宏观因素的影响,而非单纯的供需关系。
上周,亚太区股市整体表现低迷,其中日韩股市领跌,东南亚股市则呈现涨跌互现的分化态势。美元走强、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以及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成为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。尽管面临短期挑战,东南亚经济体在中长期仍具备较强韧性。
唐纳德·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,而他自竞选以来对加密货币的积极态度,让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沸腾。特朗普承诺要将美国打造成“加密货币之都”和“比特币超级大国”,这一愿景不仅停留在口头,他的实际行动和内阁提名都显示出对加密货币的坚定支持。
在本周法国的政治紧张局势爆发后,投资者迅速避开法国资产,市场普遍认为动荡时期尚未结束。周五,标普全球评级公司(S&P Global Ratings)将更新对法国的评估,进一步增加了对法国预算和政府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。 法国作为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,正面临资金外流,导致其借贷成本相对于其他国家上升,股市大幅下跌。法国基准股指有望创下自2010年以来相对于欧洲股市最糟糕的一年。法国和希腊债券收益率首次持平,这表明市场对法国的担忧加剧。10年期法国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3.03%,与希腊同类债券的收益率相同。
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升到111.7,创下16个月来的新高,显示出对美国经济,特别是就业市场的乐观情绪。调查强调了就业机会的积极前景,“劳动力市场差距”(对就业机会的看法)扩大至18.2,为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。信心的增加可能受到选举结果的影响,一些人指出共和党支持者的热情,尽管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没有直接将信心的提升归因于选举结果。
新西兰储备银行(RBNZ)最近的降息标志着其货币立场的转变,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进一步逐步放宽政策。降息 50 个基点至 4.25% 是货币宽松大趋势的一部分,但新西兰储备银行似乎对加速降息持谨慎态度,尤其是在通胀担忧重现的情况下。央行的预测表明,2025 年的通胀率可能会再次回升,预计到今年年底,CPI 将从 2% 上升到 2.4%。这清楚地表明,新西兰央行在通过降息支持经济的同时,也在关注通胀压力。
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主席加里·根斯勒(Gary Gensler)计划于2024年1月20日卸任,恰逢特朗普宣誓就任总统。尽管根斯勒的任期原定于2026年结束,但随着总统换届,SEC主席变更已成为惯例。根斯勒于2021年被拜登任命,任内推行了包括气候风险披露、股票交易改革和打击加密货币欺诈的雄心勃勃的议程,引发了华尔街和加密货币行业的强烈反对。
11月21日,香港证监会向四家经纪行发出限制通知书,禁止其处置或处理涉及约9100万港元资产的客户账户。这些账户涉嫌与市场操纵或欺诈行为有关,并且在2024年10月24日至11月6日期间,相关账户遭受了黑客入侵,进行未经授权的网上交易。被点名的四家经纪行分别是盈透证券香港有限公司、软库中华金融服务有限公司、大圣证券有限公司和东吴证券国际经纪有限公司。
韩国11月出口恢复增长,展现出积极的经济信号。根据韩国海关的数据,11月前20天的货物出口量同比增长5.8%,相比10月的下降趋势有明显改善。特别是芯片和船舶行业的复苏对出口增长起到了重要支撑。然而,进口量小幅下降1%,使得11月的贸易顺差达到了7.98亿美元。